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永乐二十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拿着红包回到侯府,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香味。

    他也没什么事可做,就这边转转,那边转转,或者去膳房拿点炸好的小吃当零嘴。

    虽说这是在北方的第一个年,但大家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侯府依然热闹。

    夜幕降临,侯府一片欢声笑语。

    吃完年夜饭,众人就来到院子里放烟花。

    小虎已经长成了一个壮硕的少年,这个年一过,他就十三岁了。

    当然,这是按照虚岁来算的。

    这个时代算年龄都是这样的。

    哪怕是后世,很多地方依然算的是虚岁,而非周岁。

    放烟花的重任,自然是落在了小虎的身上。

    这些年来,都是由他放的。

    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吸引了京师很多人的目光。

    尤其是买不起烟花的普通百姓,他们纷纷呼唤自己的家人,走到院子里,欣赏这美丽的景象。

    这一刻,他们也体会到了往年金陵百姓过年看烟花时的心情。

    美好的心情不会消失,只是从金陵百姓的身上,转移到了京师百姓的身上。

    可以想象,杨轩他们一家离开金陵,来到京师后,金陵的百姓再看不到如此盛大的烟花表演了。

    皇宫的宫墙上,朱棣望着长平侯府的方向,绚丽多彩的烟花倒映在他的眸子中。

    “这个混蛋,朕给他的钱,都买了这玩意儿了!”

    “一点也不知道节省!”

    “不过……确实好看!”

    …

    咚~咚~

    随着钟声响起,永乐十九年结束了。

    永乐二十年,正式到来。

    …

    今年,有几件重要的事情。

    三年一次的科举,北伐。

    还有,算时间,郑和也该在今年回来了。

    这是他第五次出海了。

    第一次出海是去了印/度半岛的古里送册封诏书。

    第二次出海是去阿/拉/伯半岛,顺便送第一次随郑和来大明朝贡的各国使臣。

    第三次出海,则是去了欧/洲,返程途中又因为风暴到了美/洲,因祸得福找到了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

    也是历次出海耗时最久的一次。

    第四次出海也是送使臣回去,顺便探索一下没去过的地方。

    永乐二十年正月十六。

    年刚刚过完,京师各部门的官员也回归岗位。

    各地的军队也遵从调令,往京师集结而来。

    京师外,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少爷,我们到京师了!”

    话音刚落,马车的窗帘便被掀开,露出了里面一副年轻的面庞。

    面庞之上,浮现出浓浓的震撼之色。

    只见就在前方,一座巨大的城池,就那样矗立在地表之上。

    城墙高大巍峨,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这就是当今陛下用了十几年时间才修建起来的京师吗?”

    “果然震撼!”

    “只是想来,应该耗资甚巨,劳民伤财。”

    年轻人又叹了口气。

    “少爷,这里是京师,可不能瞎说。”

    赶车的马夫说道。

    “多谢提醒。”年轻人倒也没有计较,反而出言感谢。

    “好了,我们入城吧!”年轻人放下帘子,道。

    “好嘞!”

    很快,马车便入了城。

    会试在即,来自各地的学子随处可见,不少客栈都已经住满了人。

    年轻人给马车的车夫付了钱,便开始找落脚的客栈。

    这马车,是他租的。

    “廷益?”

    听到有人叫自己,年轻人回过头,就见到相识的同乡学子。

    “我果真没有认错人,刚刚看到背影有些熟悉,便唤了一声。”

    同乡惊喜道。

    是的,这个年轻人正是于谦,字廷益。

    于谦作出回应,随后又问:“你什么时候来的?”

    “年前就已经来了,与我在一起的,还有几位同乡。”

    “廷益,你这是在找客栈?”同乡看到于谦身上的包袱,问道。

    “正是,我刚来京师,正准备找落脚的地方。”于谦回答。

    “不用这么麻烦,我们住的地方,还有空的房间。”

    “若不嫌弃,我们可以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同乡说道。

    “那便麻烦了!”于谦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哈哈,都是同乡,出门在外相互照应也是应该的,不必见外!”

    “随我来,等下再给你介绍几个同乡。”

    ……

    会试开始的时间,在二月初九,这是第一场。

    第二场,第三场分别在十二、十五日举行。

    殿试在三月一日举行。

    现在是正月十六,距离会试开始,只剩下半个多月了。

    而主考官还没有定下来。

    按照职责划分,科举是由礼部负责的,主考官由礼部侍郎担任,这也是约定成俗的规则了。

    只是去年,礼部的高层几乎被杨轩给一锅端了。

    现在的礼部尚书是金纯,此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忠心耿耿,勤于国事,为民除害,使民安乐。

第219章 永乐二十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