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杨轩:廷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释一下?”有不知情者发出疑问。

    “据说是去年初冬,鞑靼袭击了兴和所,等援军赶到的时候,兴和所上下无一活口,只留下了一地的废墟。”

    “陛下听闻,龙颜大怒,誓要报此仇。”

    有人知道一些内情,主动解释。

    “陛下的决定没错,这个仇必须报,让那些蛮夷知道,我大明不是好惹的。”

    说出这话的自然是热血的年轻人,他们没有被官场污染过,还是一腔热血。

    “兴和所我听说过,规模并不大,鞑靼袭击,固然让人愤怒,但发兵五十万,花费无数钱粮,只为报仇,值吗?”

    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在其看来,一个小小的兴和所而已,这点损失,对大明来说,微不足道。

    兴兵五十万,只为了报仇,实属不智。

    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听出来了,这里毕竟是京师,说话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值!”这时,一个坚定的声音响了起来。

    “廷益,你有何见解?”

    “外敌入侵,若是不反击,他们只会变本加厉。”

    “必须狠狠的反击,才能让他们收敛,畏惧。”

    “但,方才这位兄台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大明军队,武德充沛,战无不胜,五十万大军出征,耗费巨大,会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

    “若是地方出现灾害,朝廷拿什么来赈灾?百姓怎么办?”

    “依我看,只需派遣一名大将,率精锐骑兵出征便足矣。”

    “根本用不着陛下御驾亲征。”

    “说到底,陛下有些好大喜功了,自古以来,人一老就容易犯错,当今陛下也是如此。”

    “若有机会面圣,我一定要当面谏言,请陛下收敛好战之心。”

    “廷益,你喝多了。”聚会的同乡也是被这大胆的发言,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这里可是京师啊,谁也不知道锦衣卫的探子会在什么地方。

    而且听说陛下还成立了一个东厂,性质和锦衣卫差不多,现在势头正盛呢。

    若是让这些话传到陛下的耳中,他们在场的这些人,怕是都逃不了。

    “我没喝多,陛下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这是事实。”

    “光是这一座北//京城,就修了十几年,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何止百万。”

    “若非朝中还有能臣干吏,没让国家财政出现问题,怕是我等再来的路上,看到的就是遍地的饥民了。”

    听着于谦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在场的同乡有一个算一个,皆是头皮发麻。

    恨不得张嘴问候于谦的家人。

    特娘的,这厮喝点酒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些话也是他能说的?

    同时,他们心中也是后悔不已,早知道,今天就不来走这一遭了。

    而在雅间中的杨轩自然是听到了这些话,心中不由对那个叫廷益的年轻人升起了好奇心。

    秀禾好像知道杨轩在想什么,主动起身去到外面看了看。

    “老爷,是几个喝醉酒的学子。”

    “打听一下他们是哪里人。”杨轩说道。

    “嗯。”

    秀禾点点头,叫来店小二打听了一下。

    “老爷,他们是浙//江的学子。”

    听到这话,杨轩眉头一蹙,他感觉自己好像忘了什么。

    安庆和秀禾见状,也没有打扰。

    直到好一会儿后,他才想起自己忘了什么。

    永乐十年,他奉命前往浙/江推行新政,见到了一个叫于谦的少年。

    当时他和铁铉都觉得,若这个少年以后入朝为官,定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因为据说他们家是供奉着文天祥的,家风很正。

    “问问他们,认不认识一个叫于谦的人。”杨轩再次吩咐。

    “好的。”秀禾再次去打听。

    很快,就有了结果。

    “老爷,那个叫廷益的年轻人就是于谦,廷益正是他的字。”秀禾说道。

    闻言,杨轩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于谦的见解虽然还过于稚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而且有一点,他确实没有说错,朱老四的确有点好大喜功。

    花钱大手大脚,想一出是一出。

    若是按照洪武朝后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来说,根本支撑不起朱棣的这么多大动作。

    不管是修《永乐大典》,还是通运河,修建北/京城等等,这些花费都是天文数字。

    更不用说还要打仗。

    这足以拖垮大明的财政。

    好在开海下西洋,攻略倭国,推行新政等,都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这才使国家有足够的钱,支撑朱棣来完成自己的丰功伟业。

    加之有太子朱高炽这样优秀的储君,以及夏原吉等优秀大臣,使国家稳定,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对于北伐的问题,杨轩跟朱棣的看法是一样的。

    这场仗是必须打的。

    大明已经安稳了好几年了,地方卫所的战斗力难免会有所下降。

    京师三大营还好,他们都是脱产士兵,平时只需要训练就行了。

    地方卫所的士兵,可不是脱产的,他们属于半农半兵的性质。

    闲时种地,战士打仗。

第220章 杨轩:廷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