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李渊入住弘义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游缓步至宫门口之时,目光触及那静静守候的身影——赵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又夹杂几分责备。

    “你这又是何苦?早吩咐你归家休息,怎还执意守候?”凌游轻声叹道,语气中满是疼惜。

    赵云不语,只是以那双深邃的眼眸静静凝视,仿佛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凌游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罢了,咱们回家吧。”

    太极宫内,气氛凝重。李世民与李渊对坐,空气中弥漫着微妙的张力。

    李世民率先打破沉默,言辞恳切:“父皇,朝中半数重臣皆由您亲授,尤以裴寂等人为首,屡屡阻挠儿臣新政,朝野之上,异议四起。儿臣欲行考核之制,汰劣留良,望父皇垂询。”

    李渊闻言,眼神复杂,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与质问:“你这是急着要将武德旧臣扫地出门吗?你既是皇帝,行事何须过问于我?在你心里,朕的分量怕没有这么重吧?”

    “父皇,近日关中之地,晴空烈日连日无雨,儿臣心忧如焚,特询钦天监,方知此地正遭罕见大旱之厄。然朝堂之上,诸臣却似置身事外,无动于衷,儿臣岂能坐视不理,不施以雷霆手段以振朝纲?”李世民语带坚决,目光如炬。

    “关中大旱?”李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诮,“二郎啊,你可曾想过,这或许是上苍对你杀兄囚父的严厉惩罚?”

    李世民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怒意,但很快被坚定所取代。

    “父皇,儿臣从不信那虚无缥缈之命数。回望往昔,我与建成、元吉之间的裂痕,又何尝不是因您之偏颇与纵容而悄然滋生?时至今日,儿臣若稍有犹豫,只怕我秦王府一脉,早已血溅宫墙,满门不保。此中辛酸,父皇当比我更为明了。”李世民的话语掷地有声,情感充沛。

    李渊闻言,神色一震,欲言又止,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建成,他断不会如此……”话未说完,他自己也显得底气不足。

    李世民见状,语气稍缓,却仍不失坚决:“父皇,您自己也未必全信此言。儿臣亦是您的骨肉,我们之间的隔阂,何时能解?”

    李渊闭目沉思片刻,终是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抹疲惫与释然。

    “或许,是朕错了。建成、元吉之祸,实乃朕之过。你,也有你的苦衷。朕,决定迁居弘义宫,这太极宫,这大唐的江山,便真正交予你手了。”

    李世民闻言,眼眶微红,猛地起身,紧紧拥住李渊,泪水无声滑落。

    这一幕,是真情流露,还是权力场中的微妙博弈,外人无从得知。

    朝堂之上,风声鹤唳。

    众人皆知,自李世民携凌游拜谒太上皇之后,李渊便悄然移居弘义宫,并更名为大安宫,寓意着权力的平稳交接与国家的安宁。

    凌游听闻此讯,并未过多惊讶,他深知,无论自己是否劝说,李渊的退让都是时间问题。

    只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意识到自己好像忘记向李世民讨要人手了,看来自己返回庄子之前还得进宫一次。

    还未等凌游主动进宫,李世民已遣使驾临,宣其即刻入宫。

    凌游随那传旨的太监,踏过青石铺就的宫道,直至庄严巍峨的太极殿前。

  &nb

第64章 李渊入住弘义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