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火烧栈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 张良很赞同萧何的建议。众人不再说话。
在封诸侯之前,范增建议项羽把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秦国降将封在关中,
让三人遏制刘邦东出。
项羽大喜,遵亚父之计而行。
总而言之,项羽在撤出关中之前,把关中的治理以及对刘邦的处置,在范增指导下安排的妥妥当当。
选了一个黄道吉日,项羽沐浴更衣,清水洁面,之后展开任命书,项羽庄重宣布:
诸侯们听命,我奉楚怀王之命,加封沛公为汉王,辖巴、蜀、汉中之地,都南郑。
刘邦拱手谢过。
接着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地,都废邱。
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地,都栎阳。
董翳为翟王,辖上郡地,都高奴。
魏王豹徙封河东,号西魏王,都平阳。
赵王歇徙封代地,仍号赵王,都代郡。
张耳为常山王,辖赵故地,都襄国。
司马卬(ang)为殷王,辖河内地,都朝歌。
申阳为河南王,辖河南地,都洛阳。
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县。
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
燕王韩广徙封辽东,改号辽东王,都无终。
封臧荼为燕王,辖燕故地,都蓟。
封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齐王田市徙封胶东,改号胶东王,都即墨。
封田都为齐王,辖齐故地,都临淄。
封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
韩王成封号如旧,仍都阳翟。
最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辖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项羽大封诸侯,等于把楚怀王熊心的风头抢了。楚怀王还活着,哪轮到项羽封诸侯呢?
项羽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佯尊熊心为义帝。
这时的熊心还在彭城居住,项羽以帝王应居住在江河上游为由,派人将熊心迁移到长江以南的郴县(今湖南省郴州市)。
郴县比邻岭南,在那时候属于蛮荒之地,远不如彭城富庶。
刚开始,项羽说我先派人给你去修好都城,等项羽回军彭城就变卦了,直接撵走了义帝熊心。
心说彭城是我的都城,赶紧给我滚蛋!
项羽说是让熊心迁都,实际是流放了义帝。做完这些,项羽要监督着刘邦去汉中。
亚父说刘邦能成气候,在我项羽面前,你刘邦是龙也给我盘着~~~
……
咸阳城老百姓听说沛公被封到了汉中,做了汉王,马上就要带部队离开关中去封地。
一些百姓哭着挽留刘邦,还送来了“万民伞”。
此举让项羽很吃醋。
能怪百姓有远近亲疏吗?人家刘邦约法三章爱民如子,你看看项羽做了什么?大开杀戒!
百姓原以为刘邦会留在关中做关中王,义帝说的话能不算数吗?
咸阳百姓都希望刘邦留下来,刘邦宽厚仁慈,但是项羽亲手把他们的愿望击碎了。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沛公到哪里,我们就跟着去哪里。
“对,我们做沛公手下的子民。”
一呼百应,万人应和。
刘邦见此情景甚是感动,劝百姓安心留下来。百姓说:
“即便跟着汉王吃糠咽菜我们也乐意!我们要跟随汉王去汉中。”
到了这种程度,刘邦觉得劝也不无用,于是答应让百姓随军一起走。
盛景出现了,万人拖家带口跟随刘邦去汉中。
这种场景,在三国时期刘备那里出现过,刘备宽厚仁慈,但是实力比较弱,
不是被这个打,就是被那个揍。即便刘备颠沛流离,老百姓依然跟随他,这就是人格的魅力。
刘邦要从关中去汉中,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是子午道,一条是褒斜道。
刘邦到底走的哪条道?
有史学家认为刘邦走的是子午道,采纳的证据是《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
“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这里的“杜南”指的是长安城之南的杜县,(杜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山门口北沈村一带)
“蚀中”即西城,即为今陕西安康市。
因此,有专家认为刘邦是从子午道回的汉中,并烧掉了子午道的栈道。
说刘邦走的是褒斜道的依据是:《汉书·高帝纪》和《汉书·张王陈周传》中的记载,
说刘邦在张良的建议下烧毁了所过的栈道。
褒斜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因为贯穿褒斜二谷,因此命名褒斜栈道。
刘邦到底走的是哪条路,至今还争论不休。
不管刘邦走的子午道还是褒斜道,他走过一段栈道没有异议。
什么是栈道呢?
栈道就是人们出行被大山挡住,只好在悬崖峭壁险要地方,凿孔搭上支架,支架上面铺木板,这种简直的通道就叫栈道。
栈道有点像现在的盘山公路,现在的盘山公路是用沥青铺就的,而过去的栈道则是用木板搭制而成。
第23章 火烧栈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