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朝兴衰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汲黯谁都敢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r/>
    ……

    汲黯的性格耿直,和圆滑的公孙弘死不对眼。

    公孙弘处处伪装自己,比如他常常表现出节俭、低调风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装样子。

    他在招待朋友和亲戚时,总是给他们吃粗茶淡饭,尽管他位高权重薪水不菲,锦衣玉食肯定没问题,

    可他为了沽名钓誉,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这样一来,他的朋友和亲戚就到处指责他抠门,节俭到令人发指。

    这种宣传正是公孙弘所乐见的。

    哈哈,公孙弘暗暗发笑,自鸣得意,暗道:“这就是智慧,我既省下了招待费,

    还让这些义务宣传员为我扬名,最好皇上能听到。”

    汲黯看透了公孙弘的心思,直接弹劾他沽名钓誉:

    “皇上,公孙弘位列三公,故意在人面前吃粗饭穿粗衣,

    他工资不低,故意装穷,岂不是给皇上脸上抹黑吗?”

    公孙弘默不作声。

    刘彻问:“丞相,汲大人说的对吗?”

    公孙弘不慌不忙道:“陛下,汲黯说的没错。确实我很节俭,

    至于说我沽名钓誉,就看皇上如何理解了。

    臣子维护自己节俭的名声难道有错吗?莫非铺张浪费就是为皇上长脸吗?”

    公孙弘言语不多,完美驳回了汲黯的告状。

    刘彻认为公孙弘光明磊落,爱惜名声如小鸟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

    此后,刘彻更加器重公孙弘。~~~

    由于汲黯一直劝刘彻继续推行和亲政策,笼络匈奴。

    加上他和廷尉张汤、丞相公孙弘不对眼,在朝中被打压是意料之中的事。

    到后来,汲黯曾经的手下不断升迁,一个个都超过了他。

    要说汲黯不生气是骗人的,汲黯对身边的人发牢骚,“陛下用人就像堆柴火,后来者堆在上面,先用上面的。”

    此后,汲黯这句牢骚话,成了“后来居上”这句成语。

    曾经的手下都升了官,汲黯原位不动。

    曾经上他家串门的人都去了他的手下,汲黯家门口落满了麻雀。

    他看到这种场景无比感慨,伤心道:“人情似纸张张薄,在我门口可以张网捕捉麻雀了。”

    从此后,“门可罗雀”这句成语出现了。

    ……

    元狩五年,汉武帝刘彻改铸五铢钱。刘彻为何改革币制呢?

    主要原因是国库空虚,死磕匈奴,开发西南,他把爷爷和老爸积攒的那点钱,霍霍的差不多了。

    朝廷之前发行的是三铢钱和四两半钱。

    “铢”是西汉的一种重量单位,一铢是汉朝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三铢钱和四铢半都是以重量起的名字,三铢钱重量约四铢半钱重量在2.8克左右。

    到后来,民间有一种揩油办法,那就是有人用锉刀,从四铢半钱的背面,

    用锉刀往下锉铜屑。然后聚少成多,再用这些铜屑铸新的钱币。

    如此一来,钱币越来越薄,这就造成了物价上涨。

    武帝刘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传旨取消民间铸钱币的权力。

    铸钱币的事由朝廷负责。

    这样一来,统一了货币发行,统一了制造流程,保证了钱币的质量,废除了不合格的四铢半钱币。

    张汤迎合武帝敛财的心思,提议把盐、铁经营权收归朝廷。

    刘彻与匈奴人死磕,消耗巨大,他早有此意,就等着有人提议。

    如今张汤提了出来,刘彻自然采纳。喜欢汉朝兴衰史请大家收藏:

第179章 汲黯谁都敢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