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8章 拐着大佬回庄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参与李承乾谋反才被杀的。

    杜构身为他的兄长,也被连累的罢官夺爵,流放出去了。

    杜家这一脉因此没落了。

    而如今,李承乾需要谋反吗?

    如果李承乾还要谋反的话,那他吭哧瘪肚的做这么多事情,有什么意义呢?

    他现在身为李承乾的老师,做了这么多,目的就是要好好培养李承乾,让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太子。

    让他在诸多兄弟当中建立足够的威信,让他在朝堂诸多臣子当中有足够的影响力,谁都影响不到他太子的地位。

    这样,他还谋什么反?

    哪怕李二凤将四胖宠上天去,四胖也不敢惦记大哥的太子的位置。

    他敢惦记,群臣答应吗?

    另外就是现在还是个婴孩的李治,名为老九,实为老六。

    少跟长孙无忌玩。

    长孙无忌这个当舅舅的,对于自己的外甥,也没有起到一个正向的作用。

    贞观之后,他还想要做权臣。

    不管是李承乾还是四胖,他觉得都不是他能左右的皇子,于是他就盯上了年少的李治。

    他觉得李治这个年岁,将来即便是登基了,也要依靠他这个舅舅。

    就像汉朝的皇帝依赖外戚一样。

    只可惜,长孙无忌也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外甥,心眼子比他还多。

    从少年时期,就将他给骗过去了。

    外表纯良,但是实际上,能将整个朝堂控制在手里,所有的事情尽在掌控,自己还不沾染一丝一毫的因果。

    就单纯的说在做皇帝这一件事上,李治这个“老六”,是绝对被低估了的。

    被历史低估了,被所有人低估了。

    这也跟他培养出了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女帝有关。

    他的上一任皇帝,他的老爹,亚洲洲长,光芒万丈,谁都不能掩盖。

    而他的下一任皇帝,他的老婆,唯一一个女帝,什么样的含金量?

    他夹在中间,哪怕有诸多的功绩,比起话题讨论度来,比不上自己的老爹和小妈兼老婆有热度。

    现在,李承乾不再会是那个李承乾。

    而四胖,最好将来也不会是那个四胖。

    更重要的是,老李家玄武门那点破事,李世民最好是记在心上,记得当初为什么要起兵发动政变。

    别以后让自己的太子,越是看镜子里的自己,越是觉得自己像当年的大伯。

    李二凤到了老年的时候,就是忘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自己经历过的。

    他非要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再让自己的儿子经历一遍。

    都说扶苏有兵无胆,刘据有胆无兵,朱标啥都有,但是没命。

    而李承乾,有兵有胆,可惜遇上亲爹是天策上将李世民。

    只可惜,李承乾是有血性,跟李世民一样的有血性。

    可以说,不愧是李世民的种。

    但是,李承乾还是顾念着兄弟情谊,下手不够狠。

    太子东宫有六卫,老丈人侯君集有兵权,他一个中宫所出的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太子。

    硬生生的被李世民给逼魔怔了。

    就算是魔怔了,他都没想着带着兵马闯到四胖和老九的府上,将四胖和老九的脑袋剁下来,提着他俩的脑袋去太极宫见李世民。

    要是觉得活不下去了,再抱上长孙皇后的牌位,一头撞死在太极殿的柱子上。

    那李世民就真是将贞观治理成古今第一盛世也洗脱不掉罪名了。

    至于老三李恪。

    他的血脉,就注定了他跟那个位置无半点关系。

    哪怕李世民说李恪再像他,也不行。

    大唐朝廷上的一帮文臣武将,本就是反隋才有的今天。

    李恪要是被立为太子。

    那他们反什么?还反个锤子的隋朝啊,折腾这么久,这天下最后不还是要落在隋炀帝的外孙子手里吗?

    不还是跟老杨家沾着边吗?

    万一这个带有隋炀帝血脉的皇子登基之后,脑子一抽开始清算,那大唐朝堂上,八九成官员都跑不了,那些前隋的遗老遗少们,可就又要蹦跶起来了。

    马车上,李复感慨着。

    杜如晦的命运被改变了,连带着杜家的命运,也会与历史上大相径庭。

    杜荷不谋反,杜家有这兄弟俩在,依旧安稳。

    更别说杜构跟历史上的杜构,也是不一样的。

    历史上的杜构承袭了爵位之后,也不见有什么作为,只能说是平庸的将杜家继承下去了。

    要不是杜荷这小子冒头,杜家安安稳稳的,就算是走下坡路,也不至于败亡。

    奈何杜荷这小子,人生履历,过于亮眼了。

    真正的凭借一己之力将他爹立下的功劳给抹平,将京兆杜家拉入深渊。

    拉着自己在长安城,到处给人诊脉去。

    心思纯良,不坏。

    而且在庄子上投入这么多钱财,让庄子上的孩子们上学,这等事迹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里,还未曾见过呢。

    在庄子上的时候,了解过书院。

    书院的存在,对于泾阳王府来说,是纯赔钱。

    且不说将来书院里的孩子学到何等境地,是否能够出将入相,出人头地。

第1058章 拐着大佬回庄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