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试行海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烦。船只运送量大,且海路都是现成的,不需要耗费钱粮修建维护。沿途损耗较之也要更少。”

    “我大明幅员辽阔,海疆万里,从北部的辽东到南部的琼州,皆有港口。运送粮食的船队可以在南北任意停靠,较之经云南转运,不知便利几倍。”

    申时行平静的道出,“可海运,有风险。”

    梁梦龙面向申时行,“申阁老,下官巡抚山东时,曾试行过海运。”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直接就把申时行后面的话全都顶了回去。

    我梁梦龙当过山东巡抚,实打实的试验过海运,我亲身经历,有实际经验。

    你申时行有吗?

    你申时行自从高中状元后就一直待在中枢,海运这事,别说你亲自动手做过了没有,你亲眼见过吗?顶多也就是亲耳听过。

    梁梦龙继续向下说,“河运似安而多劳费,海运似险而属便利。一任其劳,一任其便,二者不过是相济之策。”

    “河运不通,则走海运。海运不畅,则走河运。然,究其如何,还是应当实地勘察过后,才能决断。”

    朱翊钧看向申时行,“申阁老以为如何?”

    申时行躬身,“回禀皇上,是臣考虑不周,未曾想过海运之便,是臣有失偏驳了。”

    “只是这缅中都司距离我大明海疆腹地,距离遥远。梁尚书所言虽有道理,可臣依旧觉得过于冒险。”

    朱翊钧不置可否,“确实是显得冒险。”

    “若是走大金沙江的河运北上,弊端,刚刚梁尚书也说过了。”

    “梁尚书巡抚山东期间,正值黄河决口,堵塞运河。也是梁尚书确有其才,以海运代漕运,二者相济而行。”

    “依朕看,莫不如这样,缅中都司的粮食,分两批运送。”

    “一批如申阁老所言,让各地卫所将粮食运送至大金沙江江畔,而后走河运北上至云南,再经云南转运。”

    “一批如梁尚书所言,从缅中都司的港口出发,走海运送至我大明腹地海疆。”

    “如此一来,既是相济之策,又可以做出对比。若是河运占优,今后便走河运。若是海运占优,今后便走海运。”

    四辅张学颜躬身说道:“皇上,相济并行,确为良策。”

    “只是从缅中走海运到我大明腹地海疆,需经暹罗、旧港、安南,而后才能抵达广东。”

    “路途遥远,还有可能遇到风浪和海盗、倭寇,天灾人祸,不得不防啊。”

    “天灾我们左右不了,只能看上天的脸色。”接着,朱翊钧话锋一转,语气变强,“但是人祸,我们可以规避。”

    “暹罗是我大明朝的藩属,给他们下道旨,凡我大明船队经过,务必提供方便。”

    “安南都统司本就是我大明内地,让广西巡抚直接给安南下公文,让他们配合我大明船队。”

    “至于旧港,原本也是我大明朝的旧地,等船队经过的时候,派人查看其详情,而后再议。为保安全,让水师派战船护送。”

    朱翊钧没有提在旧港设立卫所,派军队驻守,而是留了个口子。

    能以运粮的名义走这么一趟海路,提前为收复南洋做准备,已经可以了。凡事过犹不及,不能太贪心。等以后找机会全都收回来就是。

    粮仓归属权没有收回给卫所,朱翊钧也没觉得这么容易就能收回粮仓归属权,本来就是想借着这个事,敲打一下,从而在别的方面捞点好处。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了这么光明正大发展海运的机会。

    “虽然说有了缅中都司的粮食,可各地卫所的军屯也不能懈怠,责令各地都司、卫所、兵备道,还是要着力开展军屯。”

    申时行等人躬身领旨,“臣等遵旨。”喜欢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请大家收藏:

第223章 试行海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