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9章 危急存亡之秋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意识到战争就要爆发了。

    然后让人马不停蹄的将这个消息向他的盟友曹睿共享,告诉他要做好准备。

    而且即便自己形势已经十分艰难了,孙权也要为盟友努力挤出来一点资源提供帮助。

    若是曹睿真的决定参与战争,那孙权也可以置丹阳的局势撂下不管,让朱然和贺齐率兵去支援。

    同盟的三家中要是决定发兵进攻,或者受攻打需要防御的时候,需要另外两家主动一起出兵配合。

    这样才能算是履行了盟约的要求,才是一个合格的盟友。

    所以孙权很重视这第一次的合作,若是曹睿要求自己配合行动就不遵从。

    那么今后孙权自己这边有需求的时候,恐怕也不能够指望盟友的支援了。

    这种事都是相对的,享受相应的权利的时候,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孙权不是公孙渊那样的愣头青,作为政治家他能看到更长远的需求,而不是只关注眼前的利益。

    “王上,此时我江东已经如同在煮沸的大釜中游泳,自救都已经竭尽全力,如何能再耗费自己的津液去给别人降温呢。”

    以张昭为首的一批臣僚对于孙权平叛都来不及的情况下,还要主动出兵去招惹大汉的行为表达了反对意见。

    张昭背后站着的依旧是那些江东士族,他们的利益需求在江东,他们已经不希望再对外作战了。

    作为江东政权本土化的代表人物,张昭在看不到对外希望的时候,也顺应江东本土士族的利益需求。

    他现在已经认定,江东的未来是割据政权,甚至是能争取偏安一隅都算是好的。

    至于前途,大抵是没有了,但作为孙吴政权的老人,张昭还是会帮助孙氏延续下去。

    至少自己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自己死后,吴国是怎样的未来,便不是他能操心的事情了。

    张昭和江东士族臣僚们一致认为他们现在能构筑当今的防线已经足够了。

    当务之急应该是将内部的叛乱平定,休养生息。

    士族豪强是为了自己的家族繁衍壮大,他们并不想打仗,除非是能够掠夺别人壮大自己的战争。

    可是从很久以前,跟着孙权去打仗就不是掠夺补充,而是消耗。

    这些支持孙吴政权的士族豪强们在孙权身上下的大量投资,经过一次次战争被大量损耗,却没能为他们获得足够的回报。

    虽然孙权给予了他们地方自治的权力,让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压榨乡里,将百姓的生产资料和生产物资都收归己有。

    但是这个回本的过程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他们不希望打仗,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家族是否壮大。

    吴王国的前程其实不太重要,毕竟他们可以投降。

    家大业大的推出一部分人承担掉家族出仕吴国的全部罪孽,剩下的一大家子便能毫无心理负担的投奔汉的怀抱。

    这是大家族的生存守则,有时候连国法可能无法处置他们的子弟。

    但是家法可以,当家法要家族中某个人去死的时候,那他就一定要为了家族去死,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矩。喜欢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请大家收藏:

第689章 危急存亡之秋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