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9章 历史的惯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臣已经有了些眉目,但铁、铅就得靠您来帮忙了。”

    “孤想办法”,朱棡听到不用他去搞铜,才微微松了口气。

    但旋即忽然惊觉不对。

    不是说好的没见太孙之前什么都不答应他吗?

    怎么不知不觉的就被拐了进去?

    这苏谨...不是个好东西!

    “咳咳,材料的事容后再议,先带孤去见太孙吧。”

    苏谨也不着急,反正你朱棡都来了,还怕你跑了不成?

    “王爷请。”

    进入村落直到最后,是一处三进的小院子。

    若是在应天,三进的院子只能说很小了,但在这里已经是最大的一处民宅。

    “前面是图书馆,太孙每日无事就在里面看书,臣就不进去了。”

    知道叔侄俩见面必然有话要说,不好当着自己的面,苏谨也懒得进去讨没趣。

    “好,多谢。”

    侍卫想先进去打探,却被他挥手拦住:“苏谨要害我还需要等到现在?退下!”

    自己的人都进苏谨的老巢了,要是对方想干掉自己,何必等到这里?

    朱棡进去后,苏谨直接回了自己的书房。

    看着书桌上摞的厚厚一叠文书,脑仁一阵阵的犯抽抽。

    “美洲那边的物资两个月后估计能到,但运力有限,还是要让隋越优先运输铜矿,金矿就别运了。”

    “土豆、红薯的种子虽然被印第安人改良过,但亩产还达不到前世的水平,得让他们再想想办法,这群学生里,谁去搞嫁接合适呢?。”

    “下个月车床就能安装完毕,等调试好了就可以先集中精力造炮,不然等铜矿一到,生产力就跟不上了。”

    “原本的历史上,靖难前前后后打了四年,

    虽然这次不会那么磨叽,但该备的军粮不能少,潞安府不是产粮大地,光靠这里可不够,得想想办法...”

    “其实辽州和太原府一带就不错,尤其是太原府附近的清徐、太谷、祁县,都是产粮大地...”

    “嗯,这次说不得,得让晋王带些种子回去,有他帮忙,换种应该能顺利一点。”

    想让农民放弃种小麦,改种土豆、红薯、玉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没有明确知道新种的高产前,农民是绝不可能放弃种了上千年的小麦,而去种什么新种。

    好在土豆、红薯、玉米都是旱地作物,不是很挑地方。

    再加上晋王背书,进程应该能快一点。

    等到第一批粮食收获,第二批的推广就能顺利一点。

    “哎...朱老三居然怀疑老子想当什么狗屁皇帝?”

    “就眼巴前这点破事都快累死我,当皇帝岂不是得牛马至死?

    我、苏谨,此生绝不做牛马!”

    天色渐渐昏暗,也不知那叔侄俩聊了些什么。

    忙完手头的公文,苏谨看着一封才写完一半的信发呆。

    “也不知朱棡知道傻小子的决定后,会不会崩溃?”

    “要是他也劝不了傻小子回心转意,那这封信...”

    苏谨不由得感叹,历史的车轮真的可怕,哪怕自己改变了它的走向,可强大的惯性,又会强行将它扳回去。

    朱允炆如是。

    朱允熥亦如是。喜欢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请大家收藏:

第469章 历史的惯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