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太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脸笑嘻嘻的模样,大争之世,有得是用武之地,这次没机会下次总有机会,因此他们巴不得战争赶快来临,好大展拳脚,或是青史留名,或是为家族谋得一份未来。
以丞相王邯为首的文官们则是面露愁色,毕竟又是晋军入侵,又是内乱,永南两个州的生产几乎全部停滞,南州的发展更是倒退了近五年,这是又需要消耗多少倍时间费,以及人力物力才能恢复,朝中人手紧缺,战争频发,有学识的人都不愿意选择在这样不安定的地方生活。
可以说朝廷这几年能用的人才十分稀缺,这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陛下驾到!”
“臣等恭请陛下圣安!”
“陛下有旨,有事起奏!”
“陛下,臣有事启奏,赵国方面派遣使者来我国,希望我们能够低价出售一批粮草给赵国,赵国在散关和晋军僵持,目前前线粮草供应紧张,国内粮价飞涨,短时间内无法凑够足够的粮草,希望我主能看在两国交好的份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目前晋赵两国的战事完全僵持住,晋国在水上被赵国大都督苏杰给打怕了,不敢轻易再出海作战,全部兵力驻守在散关,而赵国的军队兵力不足,根本无法攻破散关。
散关乃江州门户,赵国不能让其掌握在晋国手中,两方僵持了有三月之久,整个赵国粮价飞涨,连挨近江州的保州都受到了影响。
过去买一斗粮食的价钱,如今要双倍才能买到,听闻江州境内的粮草已经涨了快五倍的价格,要知道江州和福州可是天府之国,产量大地,秦国的官员们已经可以预见因为这一波战事,以后就算粮价降下来也只会比往年的高。
“秧卿此事,诸位如何看待?赵国使者可有说需要多少粮食?”
白弭看去,这是大鸿胪秧秋,字原汲。乃是前秦元老,韦如窜秦自立后,这位本已经辞官在家的前秦大鸿胪选择投靠白羽,白羽再度委任对方为大鸿胪,主要处理外交事件。
这就是白羽出身正统秦氏皇族的好处,与前世三国的刘备这个落魄皇族不一样,白羽可是有着正统封邑并且实权在手的皇族子弟,可以说韦如篡秦之后,他就是前秦的一面旗帜。
无数心里怀着家国大义的人,都纷纷选择投效白羽,只是白羽实力到底还是太弱,要是白羽有韦如这样八州之地,恐怕整个天下都会望风而降。
韦如篡秦,将高高在上几百年的秦国皇帝给拉下了神坛,但是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来说,你这样做事挑战人性的底线,是不道德,也是被世俗不能接受的。
看看之前的东王刘兴,就算是再怎么权势滔天,不都没有篡位废帝。就你韦如牛是吧?好!天下反了!如果不是韦如在刘兴死后迅速收拢了他手下的部队,再以雷霆之力镇压了所有敢于反抗的声音,说不定晋国早就四分五裂了。
“回陛下,自是多多益善。”
秧秋觉得白弭这个问题有些多余,但是既然是皇帝陛下问自己也只好回答,他把目光看向丞相一系的人,真要办实事还是得看这边。
“我国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国内粮食...”
在各位官员的讨论之下,很快就给这个事情定了个结果,低于市场价两成卖于赵国五万石粮食,整整600万斤,看似很多,但是经过路途运输消耗,送到前线恐怕也没有那么多。
而一个在前线作战的成年士兵一天起码消耗2斤粮食,目前赵国在前线驻扎了近八万士卒,一天就要消耗掉一十六万斤,也就是说这600万斤粮食也只够前线吃一个多月。
而这已经几乎是秦国短时间内能够在保证自己粮食够吃的同时能够供给的全部粮食,要知道这六百万斤粮食一卖,秦国的粮价绝对要大涨一波,说到底还是亏了。
只不过为了两国的未来,有时候吃一点亏也是能够接受的。赵国在散关与晋国僵持越久,秦国得到的喘息时间越长。
“陛下,前线战事已经结束,请陛下对前线立功的将士做出嘉奖,还有就是两地高级官员的重新任命。”
作为丞相的王邯今天只提出了一件事,关于官员的封赏问题。秦帝白弭和王邯早就在私底下商量过,两人有过争执,最后还是以白弭的意志占据上风。
“传朕旨意,此次战争,所有参战士卒均升一级,战死士卒发放抚恤金。”
“陛下圣明!”
这个时代,因为前秦烈帝白羽的仁政,秦国士卒的抚恤金是比较高的,而且白羽当政时每年抚恤金都会上涨,要不然阎家的抚恤金也不可能养的活阎家上下十口人还能支撑阎良去书院读书。
现任秦帝白弭上台之后,只有第一年加过抚恤金,后面几年都没有再变动,虽然底层的士卒有所不满,但这也是整个秦国朝堂统一的想法。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任命冠军将军常喻驻守南州,总督南州军事,升讨逆将军,赏千金!原鹰扬将军葛耀升武卫将军,暂领永州军事总督一职,赏千金!原元关守将司易升中护将军,调任汉水太守,赏千金!原横野将军刘演升牙门将军,调任保秦郡,赏百金!中护将军司易副将萧雨接任元关镇守...”
第35章 太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