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那就叫永明城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船上陷入了沉默,有的人被李国助这番话震撼到了,有的人则是在思考。

    片刻之后,颜思齐突然开口说道:

    “那我们可得早些为招募辽东难民做准备了。”

    他这么说,显然是已经认可了李国助的话。

    “没错。”

    李国助点头道,

    “首先要准备的就是粮食。”

    “等水寨建好以后,我们也要在里面建设粮仓。”

    “然后每年就近从朝鲜和日本收购粮食。”

    “争取在五年内,储备足够十万人吃一年的粮食。”

    难民不可能一次涌来几十万,肯定会分成多批次过来。

    一批几千人就算多的了,上万也有可能,但几率不大。

    因此够十万人吃一年的粮食应急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先来的难民可以立即开始垦荒耕种。

    生产的粮食也可供应后来的难民。

    即使出现不足,到时再进口粮食也来得及。

    反正有储备粮兜底,也不可能出现太大的粮食缺口。

    船上没人质疑李国助这话。

    有的人是明白这个道理,有的人则是压根就想不到这里。

    杨天生默算片刻,说道:

    “那大约就是三十万担粮食,倒也不难筹备。”

    “每年从朝鲜和日本两地合计购入6万担粮食即可。”

    “这样也不至于引起朝鲜和日本的警惕。”

    粮食是战略物资。

    尤其在古代,粮食产量不高。

    任何国家对出口粮食的态度都不得不谨慎,不可能一次出口大量粮食。

    因此向任何国家一次进口三十万担粮食,肯定会引起该国政府的警惕。

    反之,在五年内向两个国家分多次进口三十万担粮食就没什么问题了。

    然而李国助听了这话却皱起了眉头:

    “你这算的不对吧,怎么都得上百万担吧……”

    杨天生斜眼一笑,俨然一副大黄脸的“滑稽”表情:

    “小少爷向来高瞻远瞩,怎么在这个问题上却犯混了?”

    李国助一怔,说道:“这话怎么说?”

    杨天生笑道:

    “我说的是十万百姓一年所需的口粮。”

    “而小少爷说的,却是十万大军一年所需的口粮……”

    “啊!我明白了!”

    李国助伸手一拍额头,

    “杨大哥不愧是财副,后勤问题考虑的就是周全。”

    杨天生含笑颔首,也不知是感谢李国助的赞扬,还是在赞扬李国助。

    他说话本来是被李国助打断的。

    却见李国助无需别人详解,只是稍加提点,立即就能自行想明事理,也就不再废话了。

    十万百姓就是十万百姓,日常劳动耗费体力也不多,一年消耗的粮食也不会太多。

    十万大军却不只是十万将士,还有数万后勤人员,及战马和驮畜,也都需要粮食。

    何况战斗比日常劳作更耗费体力,以至士兵的食量也会超过平时许多。

    这些就是造成十万大军一年所需粮食超过十万平民四五倍的原因。

    “既然这里未来要建一座城市,那这个城总得有个名称吧。”

    陈衷纪忽然说道。

    “啊对对对,这是必须要有的!”

    杨天生连忙附议

第20章 那就叫永明城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