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两宋传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美人如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明红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缓缓道:“妹妹开玩笑,不必在意。”李师师道:“好了,你们几个在一起真是热闹非凡了。问姐姐好了。”

    众人起身站成一排,看向李师师,齐声作揖道:“姐姐,请赐教?”

    李师师微微一笑:“姐姐素闻辽国幽州城有一座龙泉寺(今潭柘寺),那里有尊弥勒佛。弥勒佛处,有一对联。”

    众人追问道:“怎么说?”李师师不紧不慢道:“正道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众人点点头,颇为拜服。

    李师师站起身来,捏着小扇,神情肃穆道:“东京虽繁华,可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汴河看上去风光无限,殊不知汴河左右无不污臭不堪。就说酒楼每日剩菜残羹还不是半夜三更就倒入了汴河。东京无险可守,地势平坦,边关又是辽国、西夏虎视眈眈。如若有朝一日敌军骑兵冒险突袭东京,岂不长驱直入,危在旦夕?在东京住久了就不能明白,孟夫子所言,正道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岂不令人担忧?”

    听了这话,子午等人莫不叹服,没曾料想大名鼎鼎的东京一枝花李师师,居然会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的想法,实在令人刮目相看。“飞将军”果然名不虚传。

    普安看向李师师,缓缓道:“姐姐坐,姐姐如此忧国忧民,令人佩服。不知姐姐素日读些什么书?”

    李师师道:“喜欢李清照的词,周邦彦先生的词,柳三变先生的词。也读过《道德经》和《南华经》。”

    余下惊道:“姐姐也读道家?”武连纳闷道:“姐姐不是佛教徒么?”子午乐道:“《道德经》也是一本人生在世的智慧之书,谁说是教派专用了。”

    明红道:“所言极是,《道德经》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要懂得自己宽慰自己。岂不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赵香云乐道:“《道德经》就是之乎者也,摇头晃脑。”

    李师师微微一笑,缓缓道:“之乎者也也并非不好,摇头晃脑也太过夸张。只要平心静气读些好书,就问心无愧了。”

    明红道:“李清照的词真不错。”赵香云点点头,笑道:“她是大才女,我很是羡慕她了。”

    李师师道:“姐姐最喜欢李清照了,她的词就是我们女人最肺腑之言。”

    赵香云道:“也怪我素日不用功,记不得李清照的词句。看一眼就忘记了!”不觉挠了挠后脑勺,尴尬一笑。

    明红道:“我倒记得一首,叫做:《一剪梅》

    ,其中词句感人肺腑。”说话间吟诵开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香云好奇道:“不知这词是什么意思?”明红道:“是说李清照与她官人赵明诚刚结婚不久,两个人相思之苦。”

    李师师道:“你们想想看,一个初婚少妇,自己官人要出门远行,心里能开心么?”

    武连低头而笑道:“肯定不高兴了,公主殿下,意下如何。”

    赵香云道:“有什么了不起,爱走就走了,倒也清净。两个人一天到晚粘粘糊糊也不好。”说话间不以为然,嘴上虽这般说,心中却暗笑,刚刚结婚就分别,这男人太过分。

    子午道:“初婚大喜,把娘子一个人丢在家里,总是说不过去。”余下道:“没办法,男人要养家糊口,志在四方,在所难免。”

    普安笑道:“这少妇寂寞,原来如此啊。”众人哄堂大笑。

    明红尴尬一笑,没好气道:“你们真搞笑。”

    李师师道:“李清照作为一个才女,这词实在道尽了许多真情实感,令人喜欢。还有一首词,也不错,叫做《如梦令》

    ,其中词句令人拍手叫绝。”不觉深情吟诵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赵香云顿时心花怒发,拍手喜道:“有趣,好简单,好喜欢。我一定记下来。这个很简单,写的很不错。”

    明红介绍道:“李清照还是妙龄少女之时就才华横溢,这词言简意赅,小孩子也喜欢。”

    子午微微一笑,叹道:“要我说,这词比较有趣。故而小孩子喜欢也是理所当然了。”

    余下打趣道:“藕花深处有什么,自然是鱼儿、叶儿、月儿的。这小姑娘黄昏时分一定是寂寞难耐,找情郎去了。还吃酒,真是胆大包天的疯丫头。”

    普安也打趣道:“争渡,争渡,好像布谷,布谷,一般。李清照很有趣,她一个小姑娘,居然敢争渡,看,把鸥鹭都吓跑了吧。看来小姑娘也活泼可爱,还有点,有点调皮。”

第125章 美人如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