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塑强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农庄之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捐赠以及商税、课税、关税等补充。”

    所谓的商税,汉时也称商课,是由关税、市税和课税组成。

    关税,指的是入城、过关所收的税,通常在货物价值的2%左右;所谓的市税,主要指摊位或店铺的地租;所谓课税,指山泽园池的征课,主要是针对渔民、盐民、山民、果农等非务农人群的税种。

    但商税不包括盐、铁、酒等销售环节的税收。因为盐铁属朝廷专卖。

    所以,盐民制出的盐,都是卖给官方的。盐民拿到钱,扣除一定的课税,再去购买粮食。

    “那你们克扣了官吏的俸禄?”太常问道。

    “不需要克扣俸禄。”郭全马上接口道。“东莱,渔盐之乡,仅征课,就足以支付徭役的工钱了。”

    “也就是说,‘农庄之策只能在沿海和湖泊之域才能实施?”

    这话说得没错。

    如果不在海边,或者是大湖四周,怎么可能有大量的海盐和渔业?没有盐业和渔业,课税数量则可以忽略不计。

    “正是如此。”蔡正坦然的回答道。“所以,家父奏表上才说一定要试行,而且目前只能在青州试行。”

    “原来说要在青州试行,是这个意思。”刘宏小声嘀咕着。

    “按目前郡府的估算,今年秋收后,东莱可以向朝廷多上缴一成的税。”蔡正听到了灵帝的嘀咕,马上补充了一句。

    “什么?多一成?”刘宏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不止是刘宏,就连郭全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由于黄巾之乱,去年基本没什么税收,今年税赋能收上来多少,根本说不清楚,但绝对不会多。

    为平定黄巾之乱,朝廷府库已经空了。

    如果这时能有哪郡能上缴比规定还多的赋税,那岂不是给了更多州郡做出了榜样?

    刘宏内心中已经决定把青州交给蔡立了。

    就让你折腾一年,看看青州的赋税能上缴多少。

    如果不能多出一成,就是蔡立父子欺君,一年后再收拾你也来得及。

    想到此处,刘宏根本不再与其他大臣商量,直接开口道:“下旨,任蔡立为青州刺史。不过……”

    说到这儿,刘宏狡黠且不要脸地看向蔡正。“不过,你父要想成为真正的刺史,还得去西邸交钱。不过,看在他发明了曲辕犁的份上,就减半好了。”

    “陛下,交钱减半尚可,但发明曲辕犁不得不赏啊。”张让在一边说道。

    “对,要赏。诸位爱卿,你们看如何赏呢?”刘宏把这个难题甩给了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苦笑。

    官职你已经封了,是为了尝试“农庄之策”,自然不算在奖赏之内。

    你还要让蔡立交一千万钱,自然也不能再赏钱了,否则算怎么回事呀?

    奖励丝绸缎帛,似乎也不行。因为丝绸缎帛都是可以当钱用的。

    大家都明白了刘宏的意思,只不过刘宏希望别人提出来罢了。喜欢三塑强汉请大家收藏:

第70章 农庄之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