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塑强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统战士族(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说诸葛瑾、诸葛诞也是大才,但比起诸葛亮,还是差了很多。

    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

    刘备两人皆得,却只能偏安蜀地一隅。

    蔡成收二人,可不是安天下,而是要对内安强汉,对外拓疆土。

    以蔡成看来,诸葛亮长于远大战略,庞统长于近计奇谋。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两人各有千秋。

    刘备得二人却未得天下,是他把两人用错了。

    蔡成觉得,自己如果能得二人相助,就让诸葛亮负责战略研究与规划,让庞统负责天下治理。

    至于军事上,蔡成并不认为二人强过自己。否则诸葛亮也不会六出祁山皆败,庞统亡于流矢了。

    说起庞统亡于流矢,蔡成认为,如果不是战事紧急,作为军师的庞统,怎么会离前线那么近?已经近到流矢可中的程度。

    可见,庞统对攻下雒城,并无绝对把握。

    而庞统急于上前,也是立功心切的体现。

    不过,得诸葛亮易,得庞统难。

    庞统在荆州,距离青州有数千里。

    不过,蔡成对此也早有安排,总不能让庞统为其他人所用吧?

    魏蜀吴三雄主,最终庞统投奔了刘备,而且前期还在刘备手下委屈求全。

    离开东吴,是因为孙权嫌弃庞统相貌丑陋,不予重用;

    未投曹操,是因为庞统为曹操献“铁索连环计”,导致赤壁大败,曹操只想杀之而后快。

    投奔刘备是庞统的无奈之举。哪怕刘备开始并不重用他,只让他做一县之令,庞统都忍了下来。皆因为他此时已经无主可投,只能委屈求全。

    如若不是如此,庞统也不会在雒城下立功心切,亲往前线,从而中流矢而亡?

    至于庞统的相貌如何,与蔡成是否重用他,没半点关系。

    蔡成在琅琊王氏族中,同时邀请谢氏家主及几位族老,针对“新农体系”,足足辩论了三天。

    王谢提出:以经商来补偿世家,不符朝廷律法。毕竟,汉代是重农轻商的。

    蔡成论曰:

    重农是因为中原自古以来粮食紧缺,此乃必须之策。

    但轻商不等于重农,重商也不等于轻农。

    商者,可促进物资流通,活跃经济。尤其是粮食的流通。

    无商,则丰产地域的粮食,无法流通到缺粮地域。

    而这些流通,如果都需要朝廷来操作,成本太高,也容易滋生腐败。

    但在未解决粮食紧缺问题时,活商的同时,还要控商。

    当前控商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官商,如新农体系中的农家乐。

    农家乐无物不卖,同时制定了标准价格体系。

    物资紧缺时,农家乐可以用来平抑物价,杜绝商人囤货居奇和哄抬物价。

    丰收之年,农家乐可以平价收购,防止“谷贱伤农”。

    王谢提出:随着农家乐遍布整个大汉,腐败也不可避免。

    蔡成论曰:

    三策以对之。

    其一,掌控制造端,建立统一采购。

    其二,设置

第131章 统战士族(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