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绑定收藏系统,我成为了国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永乐大典(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任务名称:道可道】

    【品级要求:国宝级】

    【任务时限:无】

    【任务奖励:永乐大典现世线索*1,生物电池技术*1】

    白溪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次系统霸霸是真的大方啊!

    先不说她一直梦寐以求的电池技术有了着落,单说这第一个奖励.....

    就足以让人激动不已!

    这可是永乐大典!

    1403年。

    明成祖朱棣称帝第一年。

    为了消弭“靖难之役”后朝野上下的不平之气,他希望以文化笼络人心,下令编纂一部大书。

    这部大书集纳天下七八千种图书,2000多人参与编写,总计册、卷、3.7亿字,定名.......

    《永乐大典》。

    纵观地球所有文明史,这是第一部被完整编撰出来的文明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一共有两个版本。

    分别是明成祖朱棣永乐七年完成的《永乐大典》,也称永乐正本或永乐本;

    还有是嘉靖皇帝在位期间重录的嘉靖副本或者嘉靖抄本。

    这两个版本在内容、大小、格式、字体等等方面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差别。

    大典一直深藏在紫禁城,真正翻阅过的皇帝只有弘治和嘉靖两位。

    然而就是这么一部可正华夏之根的巨作,在后来却遗失了。

    先说说嘉靖副本。

    副本在清雍正年间被贮藏在翰林院敬一亭,从那时起,大臣们陆续借阅大典辑录佚书,大典也陆续遭窃遗失。

    50年后。

    乾隆朝修《四库全书》时清查,嘉靖副本已缺失一千多册。

    嘉庆、道光年间利用大典修《全唐文》和《大清一统志》时,又被官员大量盗窃。

    咸丰十年二鸦期间英法联军侵占燕京,大典丢失不计其数。

    到光绪元年....也就是1875年的时候已不足5000册。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翰林院成为战场。

    剩余的大典绝大部分被焚毁,有人在废墟堆里就捡到了几十册。

    不识货的侵略者用大典代替砖块,构筑工事,甚至做成马槽。

    略懂古籍价值的则趁机劫掠,与翰林院毗邻的英国使馆得近水楼台之便,所得最多。

    英法军官劫掠的《永乐大典》,成为大典流散国外的主要去向。

    截止到2022年。

    全球仅存800余卷、400余册的《永乐大典》,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

    在华夏国家图书馆中藏有221册,4V图书馆藏有60册。

    每一本《永乐大典》都是孤本,价值连城。

    清末以后。

    《永乐大典》就像一个沉入地底的史前遗址,世界上还存在多少本、流散在何处,没有人能说得清。

    时不时就有新的零册被“考古发掘”出来,出现在图书馆、拍卖行、收藏家手中,乃至农民的家里。

    上一次《永乐大典》现世,发生在去年,也就是2014年。

    而比起嘉靖副本的凄惨,永乐正本的‘履历则要简洁许多:

    自从副本重录后,正本就不知所踪了,如今传世的大典全都是嘉靖副本。

    没错。

    现在没有找到过任何一册的正本。

    永乐正本的遗失在后世被称为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的疑案,还是公认的那种。

    要知道。

第199章 永乐大典(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