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川北灾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逼他们,尽管他不是秀才,却在身边守着秀才和举人,他了解这种的心态。
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举人,可能有不聪明的、有不识时务的、有运气不好的,但绝对没有傻子。
百姓遇到个兵灾旱灾,跟着起兵卖命属于改变命运,最坏的情况是丢了命;哪怕失败了,只要能保住命,撑死被官府攒里并甲,过的日子还和以前一样,没准还能分个地。
功名在身的,不怕一时落魄,只求有口饭吃浑天度日,没走到绝路上,很少会有人会去求虚无缥缈的富贵,想的都是稳稳当当熬过去,等局势稳定。
熬过去,秀才还是秀才,举人还是举人,知识就是力量。
突然窜出来几个兰州的举人和秀才,说要投奔元帅府……也就只有草寇出身的首领才会信了这种鬼话。
只不过车才说他是山西樊家山樊将军的同乡,承运觉得把他们看严实点搁到新城也没事,反正他二哥戒心一向很强,就连边军头子杨耀王文秀投奔,还得问上一句骁将宋守真呢。
别管有啥小伎俩,承运相信这几个举子秀才耍心眼子不是他二哥对手。
相反是送过来,还能看一出好戏呢。
这出好戏就在于,车才口中所说这个樊三郎将军,是个男的,援辽边军老兵,胳膊比车才腿粗,开百斤强弓一个打八个那种。
见面俩人都傻眼了。
车才是听说元帅府有个樊三郎将军,他想找的也是樊家山的樊三郎,却没想到见到的是杜巧儿;杜巧儿以为是樊家山还有活口,却没料到见了面,居然是二姐做了三天妾的车老爷。
他乡遇故知,本就是很值得开心的事,更何况两个相邻村庄的幸存者在遥远的青海相逢。
尽管樊三郎过去仅仅和车才见过一面,车才也只做过她三天姐夫,但当年车老爷对樊三郎一家都很好,灾荒年景里纳个乐户女儿为妾,还专门做了妆花通袖袍。
在那三天里,邻村的车老爷是她们一家的希望。
樊三郎一再吩咐护兵好好照顾车秀才,甚至心里都做了准备,如果车才要求官,她可以帮忙给刘承宗说句好话。
但听说车才过来是为了见刘承宗,她的热情就少了几分。
车才明显是来办事的,能驱动一个山西的秀才、不远千里跑到青海,还能护着他安然无恙的事,樊三郎并不认为自己该在这种事上开口说话。
刘承宗倒是对这种事无所谓,他猜出樊三郎是怎么想的,拍了拍肩头的手:“好事坏事,总要见了才知道,既然你说后面见,那就再让他等一等,我先见你说的狗头军师。”
他心里对摇天动那帮人很感兴趣,他原以为第一个会从四川给自己送信的会是进入汉中的张献忠,却没想到居然是这批早年间跟着王大梁造反的汉中贼。
没过多久,那个樊三郎口中的狗头军师,连着他那个小护兵就被人带至堂上。
见了人,刘承宗才知道,三郎为啥说他是狗头军师。
这人穿着崭新蓝缎道袍,,单单是选来的使者,这是干嘛来了。
大明朝那么多县衙府衙盛不下了,从大巴山跑河湟告状来了?
他对秦可多问道:“他说的是假的,诬陷你们?”
秦可多又怒气冲冲地剜了陈敏一眼,抬头看向刘承宗,气势却矮了几分:“不是,大男子敢作敢当,那火就是我放的……但我们不是见人就杀,更不是一开始就杀人!”
刘承宗向后靠了靠,没说话。
秦可多道:“我爹他们都是秦人,捡我那年只有八十多个人,如今我们十三家有三万人,怎可能人人都是绑来掳来?”
“川北剑门、二郎、朝天、七盘、白水,处处险关环绕,官军围堵,起初我们只能绑些蠢绅,索取赎金;折些棒子劫掠商队、山客,后来官军来讨被打退,才叫我们有了些兵器。”
秦可多道:“我爹常说川北人刚率亢戾,那些大寨土人强悍,士绅在处处操练乡兵,逢着我们就杀,难道只许他们逢着我们就杀,不许我们逢着他们就杀?”
刘承宗大概明白了,摇黄这帮人,跟他认识的流贼不一样。
别人起事,都是饥民流民更进一步变成流贼,在与官军战斗的过程中再次前进,成为乱军也好叛军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反对朝廷的军队。
摇黄不一样,作为王大梁早年起事失败的幸存者,他们力量太弱,又跑到个四面俱为关防的地方,在山里啃草根,把自己穷苦百姓起事的正确性全丢了。
他们就是土匪山贼,非常传统的土匪山贼,精通于劫道、绑票、杀人,被关防锁在川东川北,跟川北士绅争夺百姓,往来仇杀。
长此以往仇恨浓到化都化不开,整个四川都会知道他们的恶行,这是一场即将发生的灾难,对百姓对他们来说都一样,都是灾难。
因为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再过几年,任何一个志在四川的首领想要人心想要四川,都必须先剿灭他们。
------题外话------
晚上好!
/18/18055/12494488
第四百一十三章 川北灾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