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节 袁子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让难民们在济州岛过冬,要让伏波军在山东半岛自如的活动,联勤总部必须要解决冬装。

    最廉价方便的解决手段当然是制作棉袄棉大衣。成本低,保暖效果好。在物质条件充裕的条件下,是首先解决方案。

    企划院有足够的棉布,但是却没有多少可以填充用的棉絮。海南岛的棉花种植业主要由黎民操持,他们的种棉广泛,但是产量有限,而且也没有做棉衣棉被的习惯。所以在本地没有棉絮可用。

    如果硬要做棉衣就只能用木棉填充。木棉不太适合纺织,但是纤维中空,浮力很大。元老们用它来制造救生衣,凑合一下充当棉袄的棉絮大约也可以――在保暖性上它应该是足够了。木棉的储备也算充裕,可以制作一部分棉袄。

    企划院也有羽绒的储备――从宰杀的鸭鹅的羽毛中挑选质量好得清洗干净之后储备起来就是准备将来做羽绒服的。不过郑尚洁等几个女元老的时尚社团做羽绒服的尝试已经失败了。羽绒服看似是充了羽绒的棉袄,实际技术含量却不低,特别是羽绒服的面料,要确保羽绒不出现“钻毛”的现象。在旧时空,是依靠了特殊的化学纤维织物才做到的,在临高用纯天然的纺织品:无论是棉布、麻布、葛布、呢绒还是稀罕的蕉布,全都达不到要求。郑尚洁、艾贝贝等人尝试了所有她们能找到的材料,甚至还考虑在内部敷上一层油纸,但是最后全部失败了――羽绒服的复刻在最近几年是不用想了。

    最后就是呢绒了。这种羊毛织物过去企划院就在澳门收买了一些,从苟家庄的战利品中又缴获了一部分。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协定签署之后,荷兰人又向临高运销了一部分呢绒。总数大约有五六千匹,呢绒主要是青色、黑色和红色的。当时收买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伏波军和外派人员前往北方地区做秋冬服装用。

    剔除里面过于单薄的高级细呢绒,余下

第一百二十二节 袁子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